流量少、流量贵的问题成为企业业务增长难题,然而在供需关系不平衡的情况下,牟取暴利的野心也在暗中滋生。企业一面要想尽办法提高流量增速,一面还要应对各种不断翻新的流量欺诈。数据显示,2019年国内互联网广告流量欺诈高达35.3%,而这一数据仍在不断攀升。世界广告主联合会( World Federation of Advertisers)预计,在未来10年内,流量欺诈将会成为犯罪组织的第二大市场,仅次于毒品贩卖。
b) 菜刀?蚁剑?冰蝎?
对于所有的黑客来说,菜刀肯定是一个传奇,一直是最稳定、最牛逼的webshell管理工具之一,但同时,菜刀也是一个最容易被发现的攻击工具,毕竟流量特征太明显了,而且一旦发现就100%意味着服务器已沦陷,防守方会里面下线进行深入分析。记得当初第一次见到菜刀这工具时的感觉,总结起来就是“厉害”。因为在菜刀之前,我们学习的都是先小马后大马的姿势。而用了菜刀之后,我深刻理解了什么大马小马都无所谓,能执行命令搞定目标的都是好马。然后经过了几年的迭代,中国菜刀在国内安全圈也是经历了各种风风雨雨,各种后门版满天飞。最后鉴于其加密性能较弱,陆续出现了几个替代版本,蚁剑就是很优秀的一个项目。讲真,我开发水平相对较弱,见到蚁剑才发现原来js也可以写出优秀的跨平台客户端应用。可是正式由于其nodejs写的,才导致其跟AWVS一样,存在一个本地nodejs解析的RCE,很可能被防御方反制。再之后给我“厉害”感觉的就是冰蝎了,其双向通信加解密的管理方式,让诸多基于黑名单正则的防御产品厂商直接歇菜。可是很奇怪的时,还是有很多大量攻击方采用菜刀、jspspy之类的原始webshell,结果被防御方轻松发现并清除。
c) 水坑&鱼叉
针对水坑或者鱼叉攻击来讲,可以想象到肯定大量的攻击队伍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攻击,攻击手法多基于邮件进行。现在假想成攻击队伍,我会首先在github上搜索一波,举个例子:https://github.com/search?q="4dogs.cn"+password&type=Code,注意域名要加上双引号进行精准匹配。在翻到一个可登陆的邮箱后,去通信录导出所有联系人方式,进而进行简单的口令爆破;在这些操作还没拿到有用密码的情况下,就可以根据组织结构进行定点攻击了。高级点的用浏览器0day,没有0day的也可以直接发宏病毒,注意要编个理由并且加密发送,防止被沙箱抓样本。
a) 防御过度问题
这次演习的意义和重要性,甲方自己应该更明白,这里不再描述。而正是由于防御方的重视,出现了大量的防御过度现象:一是在开始前的大量系统关停,二是对于互联网IP的大量封禁。大量的关停本质上是掩耳盗铃,在护网结束后依旧面临各类外部攻击者的威胁。希望存在这类情况的厂商,还是能从根源上排查漏洞,加固系统,对系统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。
b) 应急排查
对于事前的应急排查,甲方大都采用临时购买人工渗透服务的方式进行,毫不客气地说,他们买到的一部分是在校大学生,或者培训机构的实习生。即使钱给够了,去的是个渗透大师,也会因为内网漏洞太多,无法完全覆盖。举个例子:假如给我一个系统,我大概需要一上午分析每个端口,每个业务接口的安全性,进而给出一个完整的测试报告。我基本上可以保证我测试过的系统短时间内不会出大问题。但是假如给我一个B段,告诉我3天完成,那我就只能模拟横向内网渗透,masscan先来一些端口,wvs扫描一轮,然后一批一批的去看。这种模式就决定了无法完全覆盖全部业务系统。即使时间够,那对于新增的业务又怎么办?
c) 重边界、轻内网的防御策略
这次的防守方普遍是重边界、轻内网防御,造成了一旦边界被破,内网整体垮掉的风险。而这个情况在我入行时就普遍存在。安全发展到今天,实在是说不过去。去年看到了Google提出的0信任网络,感觉是个趋势,一度想转行做0信任网络的布道者,虽然普及还有一段路,但是我还是希望大家可以转变思维,一定不要认为我在内网就是安全的。万一哪天被黑,可能影响的就是国家利益,带来的就是社会动荡。